丙申年端月十八日(2016.02.25)天華聖母 降玄樞苑
吾乃天華聖母是也,吾述吾來由:吾是由紫光與白光相應而生,不降人間。今吾受天德聖母之請而降於傳道,啟化蒼靈得以歸位。吾希望諸子聞道、修身、養性得以自在,回皈正法。
闡述「炁」:炁有分先天與後天,先天者乃由雲水相應而得先天一炁也;後天之氣乃由陰陽相對而產生,所以言:後天陰陽不衡,自然人體欠安,又造成病痛而生。修練者必須了解先天與後天之別,欲練後天之氣返先天,首為必須從人身之腎水養固、滋養,行雲入木生火,再練土入金轉化,養生得以竅竅靈通,自生先天一炁而合天地,得以逍遙也。
玄星:上稟天華聖母,行雲入木生火,再練土入金轉養生,能否請聖母再說明?雲是指我們的呼吸嗎?
聖示:後天之雲,是由陰陽二氣下降人體之後產生,這種氣就如同我們所吹之氣(呵氣)。氣要如何產生?人體是以腎水滋養來產生。以腎水之氣養,之後來滋潤木,就是肝。肝若是太旺會剋到土,所以要以火(心)來剋制木,以火練化,練化本來就是要入土,就是胃。但是在以火練化木和金,這兩者交合就是半陰半陽,木屬陰、金屬陽,來入土轉化,才有辦法竅竅皆通。
玄星:以修道來說,要靜就是要放下,這就是心火要下降,才能滋養我們的胃、肺?
聖示:其實練就與說法、說理完全不同。一般來說,五行相生與理化,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。實練是重於功夫,理化是重於口舌,只會說不會做,沒有用。在皇極界聖母的派門,最注重就是實練,不同於金母的理化。理化所主張的是人的心性而論,第一是勸人入善,缺少實練。皇極界是重於實練,重質不重虛。遠古以來,為何理派之人,生命比較短;實練之人生命比較長,差別在此。因為各形自派,這兩個門派無法合用。在宋朝邱長春仙翁,就結合皇極派,重於修練,能夠煉丹,祂的理論學點到為止。現今社會,每樣東西都受污染,認真說來,每樣東西都是毒,人如何排毒?唯一就是清淨之氣能夠排除人體內之毒。過去社會,人的智慧未開,無法去領悟人、事、物,又無法文字化,故重於修練,但修練又不得其法,因缺少文字闡述。現今已經不同,現代人文字都清楚,卻也是不知如何修練。今天爾們既然已經知道走入道學,要如何修練?要如何養身?養身才是真正之路。「理論學」言與行不一定是平等,修練有時也不一定與言並行。今到白陽,就是行與言要並行,無極與皇極一定要結合,才有辦法完全收圓。
玄星:行雲就是我們的腎水?
聖示:是腎水。在先天的行雲,就是雷電交合,紫光與白光交接影響而起,吾是由那邊而生,所以介於聖母與金母中間,先有祂們才有吾。
詩:
一、 天心道元一線牽
華蓋蒼靈白陽皈
聖德感念救劫來
母盼佳期同赴登
願子知意建法舟
生會此時勿蹉跎
感受以誠對蒼穹
意若浮搖枉今生
二、 今時應運皇理開
得造了果無因繞
善德佈育上清源
行在己身蔭先後
信守其命感無為
者有明觀識宇寰
自生可達紫雲宮(註)
若是半疑半沉菲
三、 苦竹入心怨何生
嘆聲不覺音善信
為只在別那見己
人本無色色何染
楚味來自心中石
嘹了己在轉轉圈
其至無憂憂未覺
然有明華卻難近
引偈:
有子有為卻徬然
識心無定水浮搖
關在半枝落花飄
只因牽纏分不清
說明:詩文加底線意玄號、人名,顏色註記為特別提醒。
補充資料:註:紫雲宮:寄意是人生趁現在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