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亥年桂月廿三日(2019.09.21)玄宙扶於無極混元玄樞苑
余係司禮神徐是也,令36鐘72鼓恭迎 南溟聖道君駕臨,動!
余係南溟聖道君是也,今時駕臨高邑無極混元玄樞苑登鸞,與各生相會,心感喜也,但也擔憂生只在外求,無內化。在大道之前若無感悟,只求外之榮輝亮鮮而感榮耀,如此者與道相馳。一命所貫指性得暉,非是一言含宇宙其性,而淪一墨定天觀,貽笑天下鳴。覺未覺者,自涵儒知命也知性,若兩論字弓對傷萬千,知?此段寄一貫,轉玄同。
聖示:玄即,今生所求何也?
玄即:找回原來的自己,回無極理天。
聖示:要找多久?
玄即:找一段時間了,應該快找到了。
聖示:得了嗎?
玄即:有,知道一點。
聖示:明了嗎?
玄即:知道我們來自原靈,來這裡玩了很久,要趕快…。
聖示:來了又如何?
玄即:來學習、歷練,還是要回去。
聖示:學了多少?
玄即:學到一點點,還要更進步、精進。
聖示:求取什麼?
玄即:沒有求取什麼,只是找回原來的自己,找回自己的自性。
聖示:每一人都說要找回自己,卻不知己在何,爾言是否好笑?
玄即:仙佛的意思是?
聖示:有己就無己,大道有存卻無存。他之所求是否在己?為何每個人都言尋回自己,難道現在之爾不是爾?為何還尋己?
玄即:因為現在的我不夠清靜、純潔,所以還要修,不斷地改進與調整,達到一個光明自性、清靜無為的自己。
聖示:那只能言去雜返清,不是尋己。己之所為在己之性,能夠為天下眾生造福,而己之性不為己所動。人與世視為福祉,但己心內求在己,如此觀也,與道合否?
玄即:請示仙佛,那要如何才能與道合?
聖示:心之所觀在於形而為,性之作在於形與無相合,並解其內達到道齊,福綿蒼靈,身心安和。
玄即:知道。
聖示:知什麼?
玄即:知道要與本性相應相合,才能真正達到無為自然,能夠為蒼靈。
聖示:前段言什麼?。
玄即:說心要與原來的性相合。
聖示:對一半。
玄即:不要以心作主,要以自然。
聖示:心與性合契,性與道契,自然福祉蒼生。
玄即:對。
聖示:若只心與性合,尚達不到道之髓,性有黑白兩分,如何去黑白?又如何放下己心與性?
玄即:就是放下世間雜事,盡量往純真、純善的方向去思考、去做。
聖示:能放得下嗎?
玄即:放不下也要放下,要回去就要放下。
聖示:錯,如能放下,母還再來嗎?是否很矛盾?
玄即:盡量。
聖示:天觀道行世
聖德何佈洲
宮門自掃庭
游離末消雪
問生今何意
己悟達即如
相法執我性
忘母尊願為
聖示:知多少?
玄即:知道。
聖示:望爾真知,今生幾載,餘多少?識今尋道方回皈,若是一味尋著人意為,到尾也淪轉不知本。
玄即:知道。
聖示:本與吾緣,但爾未知本宗,何達道?何福祉蒼藜?
玄即:知道。是我跟仙佛有緣?
聖示:爾本吾一宗人。
玄即:了解。
聖示:知什麼是南溟?
玄可:那顆白的,那顆…….。
聖示:南溟乃六司源,不該受人載任,本身有本其職,須循其性。
玄即:了解。
聖示:願真知,不要出門忘了己。
玄即:了解。
聖示:可。述造變:造者建也,在建之中,也許有諸多之變化,但建是為未來之籌所計劃。人已落後天,必須造建諸多立身立命,方安居於性。但在建之過程,必受不因之變而就或破壞,人性也必受其傷。世道論述其正,正無其正,必因二氣相沖自殘,其身心轉為私生,不利他人物,所以為之變也。變是在無可能中,產生超出原有之軌。今世人因何變?是大道失衡,二氣相沖,人性不存其德而生變,為己在先,得名利自榮,而不知在心身失時,又產生變其性,暗淡無暉,墜落無間。世人求道是求什麼?望生能自知造變之含意,如陰陽識光,明達一正一反,其在心、性之交替,若能心、性相合,自然安和立世、逍遙太虛,玄傳明白嗎?
玄傳:仙佛之聖示大概意思是說,人因無明和妄想在生活中造成許多障礙。在障礙當中,要知如何改變?簡單說就是我們人是一小周天,要如何與大周天能天人合一。
聖示:自母降道傳法至今,生都明白道理,卻永遠缺少一件,所以無法回皈,誰知?
玄傳:缺少行動力,道理都懂,但都做不到。
聖示:何也?
玄傳:上稟南溟聖道君,理就好像一個體,體、用要合一。
聖示:玄一,替吾回。
玄一:我們都知道道理,但缺少行動,做時又都用自我意識,堅持己意。所以自我意識不可過重,要知道如何來做,大道才有辦法弘揚。
聖示:是如此嗎?玄傳。
玄傳:我感覺部份是對的,另一部份請仙真聖示我們的缺點。
聖示:已寫得很明白,為何都忘了?前段吾寫什麼?一貫那段。人做事都是以己為先,所以無法與道合,若論一貫,道越遠。
玄傳:是,我知道我的缺點,會盡量來改,來內化。
聖示:非爾一人,是全部。欲達與道合者,必先去己,今天該言都言明了,若要成就看己為。
玄亦:上稟聖道君,玄同已來,是否請他上案?
聖示:好,轉前那一段。
玄同:寫的很正確,對心性方面是個人下手的功夫。說修道若本身心性沒契合,真我與假我沒合一,以假我為主,修道又修外道,接下來的問題要回皈到自己的源頭。
聖示:那如何回皈?
玄同:要把累世以來與現在儲存的那些汙染、習性除掉,這是基本功夫。基本功夫若都沒行動,有修與沒修都相同,不可能回皈。
聖示:那有何可論可爭?
玄同:現在所擔任的職務為主體,以公為主,領導者一定要當模範,這是原則,我只知道這樣而已。
聖示:一貫,貫什麼?
玄同:一貫這名詞沒辦法說進它的真理存在,解釋只是依樣畫葫蘆而已。你本身對一貫,身入其境,從太陽系下來,在母娘主導之下,是一連貫在我們本身裡面,這是一貫的動作,後學所知道的是極有限的智慧而已。
聖示:不要說太廣,言己就好。
玄同:若要回皈,就是自己有辦法在佛規十五條裡面遵守,所以必須要時時注意自己一切行為思想。心與性的契合是必備要修持、了解的。後學只是知道一點點,智慧有限。
聖示:一貫是貫己之一切,無知貪嗔癡,自內而拓展。貫己是將自己向四面八方擴展開來,與宇宙同在,方為一貫,非是言語一貫。
玄同:這樣讓我更了解,以前都只知道一點皮毛而已,現在就更深入其境,讓我增加認識,多開智慧,感恩。
聖示:何為「真」?
玄同:不假為真,就是真正回到原來本性,沒一切的假象存在,沒有相。
聖示:錯,無假哪來真?爾無體,何來真?
玄同:我沒辦法解這些東西,請仙佛開示。
聖示:道本簡單,為何人要複雜思維?假者無假,是如何將假化成真?真者若無存,何來真?
玄同:本來就沒有真與假,落入後天之後,幾乎都假的比較多,掉在假裡面,現在要表現真出來,就要經過一番大力改造,不然無法脫離假,現在人都以假為主,找不到真。
聖示:假必受真之所應。
玄同:沒錯,做人是從假走出來。
聖示:玄亦。
玄亦:真全部來自假,可藉假修真,但我們不能認假為真。因所有的假只是要來幫助我們靈性提昇的境,或是說是一個工具,都是暫時的,雖然它們都很真實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,我們以為它們是真的,其實這些都只是一個過程、一個情境、一個課題而已,最終的目的都是在成就我們。
聖示:知意須著手修,可。
文:
南法傳承演宗儒佛道開玄妙
溟思來去明月湖今生可知返
聖理潤澤心開懷陳倉何見洲
道子論意悟幾何行數一皈真
君命所求住世生知意成修章
聖示:此段寄意是指一生之作為,並如何寫此一生之章,是好高騖遠或是口大無為,全在章中記。
降機聞得天德恩願報此生命
高曲弦彈滿諸羅夕紅搖江渡
邑珠喜送認自功那知騰空歡
玄學無盡非如此問識落地法
樞貫其性知恩成若意雲搖過
苑花香然難得果此生空求渡
一世立馨唯作願解內接天梯
葉開心源迎納福認清世濁流
傳識得意春水潤感悟未中生
燈照無涯起心亮若慈劃芳圓
源修割捨去無障只求此勿陀
接運立德行天闕宥明盡芳草
天雨風華潤澤生諦造福綿長
福知珍惜重新生貫識覺有為
應理竟悟辛得臨無勾理曲直
開心以對洗風塵亦易華峋登
冠懷珠紅宇明河識心勝達如
玉庭育香謁貞佛袍墨樺難昇
真機時應不空待菩守同即為
聖示:可,回鸞,退。
說明:詩文加底線意玄號、人名,顏色註記為特別提醒。
補充資料:無